广东省华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欢迎您!
专注于工业CT检测\失效分析\材料检测分析的第三方实验室
公正高效 \ 精准可靠 \ 费用合理
客户热线
139 2686 7016
0769-82186416

IGBT失效原因分析

发布日期:2022-11-25阅读量:920
  • 0
  • IGBT功率模块是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构成的功率模块。由于IGBT模块为MOSFET结构,IGBT的栅极通过一层氧化膜与发射极实现电隔离,具有出色的器件性能。广泛应用于伺服电机、变频器、变频家电等领域。


    引起IGBT失效的原因有几种:

    1) 过热损坏集电极电流过大引起的瞬时过热及其它原因,如散热不良导致的持续过热均会使IGBT损坏。如果器件持续短路,大电流产生的功耗将引起温升,由于芯 片的热容量小,其温度迅速上升,若芯片温度超过硅本征温度(约250℃),器件将失去阻断能力,栅极控制就无法保护,从而导致IGBT失效。实际运行时,一般最高允许的工作温度为130℃左右。


    2)超出关断安全工作区引起擎住效应而损坏擎住效应分静态擎住效应和动态擎住效应。IGBT为PNPN4层结构,其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体内存在一个寄生晶闸管,在NPN晶体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并有一个体区扩展电阻Rs,P 型体内的横向空穴电流在Rs上会产生一定的电压降,对NPN基极来说,相当于一个正向偏置电压。在规定的集电极电流范围内,这个正偏置电压不大,对NPN 晶体管不起任何作用。当集电极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该正向电压足以使NPN晶体管开通,进而使NPN和PNP晶体管处于饱和状态。于是,寄生晶闸管导 通,门极失去控制作用,形成自锁现象,这就是所谓的静态擎住效应。IGBT发生擎住效应后,集电极电流增大,产生过高功耗,导致器件失效。动态擎住效应主 要是在器件高速关断时电流下降太快,dvCE/dt很大,引起较大位移电流,流过Rs,产生足以使NPN晶体管开通的正向偏置电压,造成寄生晶闸管自锁。

    IGBT失效原因分析

    3) 瞬态过电流IGBT在运行过程中所承受的大幅值过电流除短路、直通等故障外,还有续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缓冲电容器的放电电流及噪声干扰造成的尖峰电流。这种瞬态过电流虽然持续时间较短,但如果不采取措施,将增加IGBT的负担,也可能会导致IGBT失效。

    IGBT失效原因分析

    4)过电压造成集电极 发射极击穿。

    5)过电压造成栅极 发射极击穿。

    6)实际测试中还发现过IGBT玻璃钝化层破损的,一般建议客户批量生产前做元器件筛选。

    IGBT失效原因分析

    华南检测实验室专注于工业CT检测\失效分析\材料检测分析的先进制造实验室,设立了无损检测、扫描电镜仪器分析、化学分析、物理分析、切片与金相测试,环境可靠性测试等众多实验室,为您提供—站式材料检测,失效分析及检测报告,如有需求拨打:13926867016。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材料拉伸性能测试,助力工业产品质量提升
    工业 CT 检测,让工业部件缺陷无处遁形
    触发器失效之谜:深度解析原因、影响与专业解决方案
    环境可靠性测试哪家好?华南检测为您揭秘产品品质提升秘籍
    瓷片电容失效分析:从裂纹到击穿,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解决方案
    碳钢棒异常断裂案例分析
    PCB失效分析:深度解析润湿不良、爆板、分层与CAF问题
    MLCC电应力击穿失效分析:深度解析与可靠性提升方案
    螺钉断裂原因深度剖析与预防全解析(华南检测案例)
    PCB焊接不良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全解析
    机械冲击试验全解析:如何提升产品抗冲击能力?| 华南检测权威指南
    工业CT扫描如何帮企业年省百万?0.5μm精度+CMA/CNAS资质,华南检测助企业降本50%
    0.5μm误差毁百万订单?镀层厚度检测标准与方法全解析
    华南检测:PCB切片分析专家,15年护航电子制造品质,助力企业年省千万级质量成本
    PCB切片检测:精准诊断电路板质量的核心技术
    扫描电镜分析:微观世界的精准解码与工业难题的终极方案
    金属成分检测全解析:从技术手段到行业应用,助力制造业质量升级
    连接器可靠性测试全解析:确保电子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验证
    芯片开盖分析:解密IC芯片失效的核心技术与华南检测的专业优势
    元器件可靠性检测:破解行业痛点,赋能产品质量升级
    • 扫码关注公众号
    咨询热线:
    0769-82186416
    邮箱:mkt@gdhnjc.com
    地址:东莞市大岭山镇矮岭冚村莞长路495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6902号   备案号: 粤ICP备2022048342   版权所有:广东省华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Guangdong South China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