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电镜检测分析的流程
扫描电镜是介于透射电镜和光学显微镜之间的一种微观形貌观察手段,利用极狭窄的电子束去扫描样品,通过电子束与样品的相互作用产生各种效应从而微观成像,其成像富有立体感,利用扫描电镜我们可直接观察各种样品表面的细微结构。扫描电镜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应用于细胞或组织样本表面超微结构的观察分析,例如细胞表面结构,气管,肠道,皮肤、纳米药物、生物医学材料、细菌、真菌等。

扫描电镜检测实验流程:
1. 样品的初步处理
a. 取材样品面积可达8mm×8mm,厚度可达5mm。对于易卷曲的样品如血管、胃肠道粘膜等,可固定在滤纸或卡片纸上,以充分暴露待观察的组织表面。
b. 样品的清洗
(1)用等渗的生理盐水或缓冲液清洗;
(2)用5%的苏打水清洗;
(3)用超声震荡或酶消化的方法进行处理。
c. 固定:固定所用的试剂和透射电镜样品制备相同,常用戊二醛及锇酸双固定。由于样品体积较大,固定时间应适当延长。也可用快速冷冻固定。
d. 脱水:样品经漂洗后用逐级增高浓度的酒精或丙酮脱水,然后进入中间液,一般用醋酸异戊酯作中间液。
2. 样品的干燥
a. 空气干燥法
空气干燥法又称自然干燥法,就是将经过脱水的样品,让其暴露在空气中使脱水剂逐渐挥发干燥。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简便易行和节省时间;它的主要缺点是在干燥过程中,组织会由于脱水剂挥发时表面张力的作用而产生收缩变形。因此,该方法一般只适用于表面较为坚硬的样品。
b. 冷冻干燥法
(1)置于冷冻保护剂中:将样品置于冷冻保护剂中浸泡数小时。常用的冷冻保护剂为10%~20%二甲基亚砜水溶液,或15%-40%甘油水溶液。
(2)骤冷:将经过保护剂处理的样品迅速投入用液氮预冷至(150℃的氟利昂冷冻剂中,使样品中的水分很快冻结。
(3)干燥:将已冻结的样品移到冷冻干燥器内已预冷的样品台上,抽真空,经几小时或数天后,样品即达到干燥。本方法不需要脱水,避免了有机溶剂对样品成分的抽提作用,不会使样品收缩,也是较早使用的方法。但是,由于花费时间长,消耗液氮多,容易产生冰晶损伤,因此未被广泛应用。
3. 样品的导电处理(真空镀膜法)
真空镀膜法是利用真空膜仪进行的。其原理是在高真空状态下把所要喷镀的金属加热,当加热到熔点以上时,会蒸发成极细小的颗粒喷射到样品上,在样品表面形成一层金属膜,使样品导电。喷镀用的金属材料应选择熔点低、化学性能稳定、在高温下和钨不起作用以及有高的二次电子产生率、膜本身没有结构。现在一般选用金或金和碳。为了获得细的颗粒,有用铂或用金-钯、铂-钯合金的。金属膜的厚度一般为10 nm~20 nm。真空镀膜法所形成的膜,金属颗粒较粗,膜不够均匀,操作较复杂并且费时,目前已经较少使用。
4. 拍摄。

扫描电镜检测服务说明及结果:
1. 客户提供:
8-10 mm3 左右的组织块,取材部位要求尽量精准。
如为细胞,细胞数需≥10^6。
2. 公司提供:基本实验步骤、药品、样品处理、图片及图片分析。
3. 实验周期:25-30个工作日。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 电子元器件检测全攻略:权威机构一站式解决方案
- PCBA爆板失效分析:权威方法、技术揭秘与根本原因溯源
- LED失效分析:产品玻璃盖板频现碎裂
- PCB/PCBA切片分析:如何锁定电子产品质量命门?
- 滤波器的“心脏骤停”:深挖共模电感短路背后的真相与解决方案
- 塑料外壳开裂失效分析:华南检测揭秘材料失效的深层原因
- 陶瓷电容真假鉴别: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
- 光耦失效分析案例分享:如何精准定位工艺“暗伤”?
- IC芯片漏电失效分析全揭秘:金属污染是元凶?丨华南检测
- 揭秘芯片开封(Decap):专业流程与步骤详解,助力产品精准失效分析
- 惊心案例!华南检测专家揭秘假冒电容器鉴别全过程,为企业避坑
- 材料失效分析专家解读:输出轴沿晶脆性断裂深度诊断
- 工业CT检测全方位应用指南:赋能电子、汽车、新能源与科研创新 | 华南检测
- 贴片电容耐压测试方法全解析:采购专员必读的质量管控指南
- PCB切片分析技术:解决爆板分层难题的权威指南|华南检测
- 如何判断推拉力失效?华南检测助您全面解析
- 金属螺丝断裂分析流程详解
- 芯片推拉力测试:确保电子芯片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 电子行业环境可靠性试验:温度循环测试
- 按键电子产品内存失效分析:内存失效深度剖析与解决方案





